四川中學教師資格證常考教學原則
- 時間:
- 2020-09-21 14:24:16
- 作者:
- 周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導讀】在主觀題的考試部分,教學原則這一塊可以說是一個重點內容。所以,今天四川教師資格網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四川中學教師資格證常考教學原則常考的教學原則
1.直觀性教學原則
基本含義:該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這一原則的提出是由學生的年齡特征所決定的。
種類:包括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和言語直觀。例:標本屬于實物直觀。
貫徹要求: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教學手段;將直觀教具的演示與語言講解結合起來;重視運用言語直觀。
常考例子:
荀子:“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
夸美紐斯:“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替代它的圖像放在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
烏申斯基:“一般來說,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
2.啟發性教學原則
基本含義:該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應規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
貫徹要求: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是貫徹啟發性原則的首要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揚教學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向教師提問、質疑等。(口訣:一目的一民主兩能力)
常考例子:
《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論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蘇格拉底的產婆術。
第斯多惠:“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接下來我們練習兩道題,檢驗下大家的學習效果:
1. 《學記》中提出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1.【答案】B。解析:“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意思是開導學生而不是牽著他們的鼻子走,嚴格要求學生而不使他們感覺到壓抑,使學生開悟而不使把答案直接給他們。所以體現的是教學的啟發性原則,即強調老師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故正確答案為B。
2. 李教師在進行《磁鐵》一課的教學的時候,使用磁鐵進行磁鐵性質的演示,這體現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2.【答案】A。解析:直觀性教學原則強調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題干中李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使用直觀的教具磁鐵來演示磁鐵的性質有利于學生獲得生動形象的表象,符合直觀性教學原則,故正確答案為A。
【相關推薦】上文就是關于四川中學教師資格證常考教學原則的相關內容介紹,預祝大家考試順利,了解更多四川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敬請關注四川教師資格網http://www.c1mqm.cn/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