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四川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全真模擬試卷
- 時間:
- 2019-04-16 10:46:40
- 作者:
- 姚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本套試卷含有主觀題,針對主觀題請自行參考解析評分單項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寫作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單選題] 小玲是一個很有藝術天分的姑娘,在鋼琴、舞蹈、唱歌方面都非常出眾,也經常獲獎。于是小玲認為自己憑借這些就可以上一個不錯的大學,不用再學習枯燥的文化知識。她的班主任趙老師也這樣認為,因此對于小玲上課的不認真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趙老師的做法( )。
A.不合理,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全面發展
B.合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C.不合理,應該讓學生在各個領域平均發展
D.合理,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2[單選題] 若需計算Exce1某工作表中A1、B1、C1單元格的數據之和,需使用的計算公式是( )。
A.=COUNT(A1:C1)
B.=SUM(A1:C1)
C.=SUM(A1,C1)
D.=MAX(A1:C1)
3[單選題] 以下關于人物與其描述正確的是( )。
A.“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選自李清照的《虞美人》
B.《紅樓夢)又名《金陵十三釵》
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D.唐宋八大家包括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蘇洵、陸游、蘇轍和曾鞏
4[單選題] 為了加強班級紀律管理,班主任王老師規定,凡是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罰款5元:凡是在班級活動中搞小動作,罰款2元;凡是上學遲到早退,不認真完成作業的。罰款1元:其他違紀行為視情況進行罰款。有關該老師的做法,說法正確的是( )。
A.有利于加強班級管理
B.有利于提高學生成績
C.侵犯了學生的人身自由權
D.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5[單選題] 在Word中,要找到已設置的書簽,應在“查找和替換”對話框中選擇( )。
A.“查找”選項
B.“替換”選項
C.“定位”選項
D.“索引”選項
6[單選題] 在Excel中,文字的默認對齊方式為( )。
A.左對齊
B.居中
C.右對齊
D.兩端對齊
7[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當發現有中暑者時,應立即將其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并脫掉或解開其衣服
B.外出郊游時一旦被黃蜂蜇傷,應該涂一點蘇打水,來以中和毒液
C.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盡快找到電閘,切斷電源
D.發現煤氣中毒者時,應立即打開門窗,將患者抬離現場
8[單選題] 經過開元時代的長期升平,唐玄宗開始縱情聲色,無心政事,李林甫、楊國忠先后弄權,唐朝的國運開始由盛而衰。唐朝國勢由巔峰滑落的轉折點是( )。
A.“安史之亂”
B.“三藩之亂”
C.“準噶爾叛亂”
D.“八王之亂”
9[單選題] 校長常常給新老師講:只要你還能站著,就要挺直腰板上完45分鐘的課,只要你還能張開嘴,就要讓最后一排的學生聽見你的諄諄教導,這樣才配得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這句話表明,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當做到( )。
A.愛國守法
B.愛崗敬業
C.關愛學生
D.終身學習
10[單選題] 小童和小剛都是年滿11周歲的小學生,上課期間老師出去接電話。二人爭吵扭打起來。小童被擊中眼部。幾乎失明,在此事件中應當承擔責任的是( )。
A.小剛
B.學校及小剛監護人
C.小童和小剛
D.小剛及其監護人
11[單選題] 小張的父親經常在家吸煙,使尚未成年的小張也常模仿吸幾口。對此行為其父親未加制止,小張父親的做法是否合法?( )
A.合法,抽煙屬于個人自由
B.合法,孩子的教育由父母負責
C.不合法,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D.不合法,父親不應該抽煙
12[單選題] “花兒”是流行于我國( )等地區的山歌演唱形式。
A.云南、貴州
B.甘肅、青海
C.四川、西藏
D.黑龍江、內蒙古
13[單選題] 在PowerPoint中,為所有幻燈片設置統一的、特有的外觀風格,應運用( )。
A.母版
B.自動版式
C.配色方案
D.聯機協作
14[單選題] 山區學校獻愛心捐助小組突然收到一大筆沒有署名的捐款,經過多方查找,可以斷定是甲、乙、丙、丁中的一個人捐的。經詢問,甲說:“不是我捐的”;乙說:“是丁捐的”;丙說:“是乙捐的”;丁說:“我肯定沒有捐。”最后經過詳細調查證實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
根據以上已知條件,請判斷下列哪項為真?( )
A.甲說的是真話,是丙捐的
B.丁說的是真話,是甲捐的
C.乙說的是真話,是丁捐的
D.丁說的是假話,是丁捐的
15[單選題] 下列不屬于茅盾的作品的是( )。
A.《林家鋪子》
B.《子夜》
C.《幻滅》
D.《原野》
16[單選題] 教師李某在課堂上使用方言授課,這種教學行為( )。
A.沒什么關系,只要教學效果好即可
B.不合法,應該規范用語,采用普通話教學
C.很正確,充分考慮了當地學生的溝通問題
D.不正確,應規范用語,宣揚我國主流文化
17[單選題] 李老師在校內開了一個超市,學生張某喝了該超市售賣的過期礦泉水,腹瀉不止,在此事件中應當承擔責任的是( )。
A.張某和其監護人
B.學校和李老師
C.學校
D.李老師
18[單選題] 在PowerPoint中,要插入一個在每張幻燈片中都在相同位置顯示的小圖片,應進行的設置是( )。
A.配色方案
B.自定義動畫
C.幻燈片母版
D.幻燈片切換
19[單選題] 京劇臉譜是一種內涵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每個臉譜都有一種主色調以顯示劇中人物的特征,如關羽臉譜的主色是紅色的,曹操的是白色的,包拯的是黑色的……認為“白臉”表示( )。
A.忠勇正義
B.奸詐狡猾
C.兇猛殘暴
D.剛直果敢
20[單選題] 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寫道:“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這句詩描繪的是中國哪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
A.春聯
B.年畫
C.窗花
D.皮影
21[單選題] 下列哪一項不是“字體”對話框中的“字符間距”選項卡中的選項?( )
A.縮放
B.位置
C.效果
D.間距
22[單選題] 就讀于蘇州某小學的王同學,上音樂課時因自言自語,被音樂老師用封箱膠帶施以“封嘴”半節課的懲罰。下列關于該音樂老師課堂問題處理方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老師沒有顧及王同學的自尊及人格
B.該老師應對王同學的行為進行批評訓斥,而不應該以“封嘴”懲罰
C.該老師應激勵王同學與其他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堂行為
D.該老師應及時尋找王同學自言自語的原因
23[單選題] 小飛是小學二年級學生,因某些原因未能按時完成作業,在早讀課抄同學的作業時,被張老師發現。隨后被叫到了辦公室。張老師應該( )。
A.給小飛父母打電話,批評家長不監督孩子做作業
B.先向小飛了解情況,詢問他未完成作業的原因
C.要求小飛中午放學后把作業完成再吃午飯
D.讓小飛在辦公室寫檢討,不允許他上課
24[單選題] 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老師唯恐學生成績不好影響他們的獎金和升職,學生面對老師海量的作業苦不堪言,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這樣的教育完全違背了( )的宗旨。
A.終身學習
B.教書育人
C.團結協作
D.為人師表
25[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長度單位的是( )。
A.納秒
B.納米
C.光年
D.公里
26[單選題] 三年級二班的希希非常喜歡畫畫,但數學成績一直處于下游。班主任余老師找到希希,對她說:“你畫得再好,數學學不好,將來還是白搭,還是學好數學最重要。”余老師的做法( )。
A.正確,有利于學生向社會需求發展
B.正確,有利于學生知曉學習任務的重點
C.錯誤,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D.錯誤。不利于班級成績的提高
27[單選題] 蒲松齡作為一名家喻戶曉的文學家,曾數次遭遇挫折。他在銅鎮尺上刻上了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幅勵志對聯中,描寫的兩位歷史人物是( )。
A.韓信、勾踐
B.項羽、夫差
C.項羽、勾踐
D.韓信、夫差
28[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民居建筑與地域對應不正確的是( )。
A.北京—四合院
B.福建—土樓
C.陜西—窯洞
D.上海—碉房
29[單選題]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總令王老師感動不已,每年這個時候,他的學生和學生家長都會紛紛送來節日的祝福。今年孩子們用他們的小手作畫,畫了一幅四年級二班的全家福送給王老師。面對這樣一幅“杰作”。王老師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并欣然收下了這份禮物。王老師的行為( )。
A.無可厚非,學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親手制作的禮物,可以收下
B.是錯誤的,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無私奉獻,而不該收禮物
C.是錯誤的,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不應該讓學生浪費時間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
D.很容易造成學生不務正業,荒廢學習,應該拒收,并教育學生不要有下次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簡答題]
材料:
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這才有起碼的發言權。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到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此外。還告訴我們讀書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在讀書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而對那些經典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摘自鄧拓《不求甚解》有刪改)
問題:
(1)“不求甚解”包括哪兩個層面的含義?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4分)
(2)文章認為正確的讀書方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10分)
31[簡答題]
材料:
11歲的時候,她上六年級,成績并不好,在班上顯得很普通。一次期中考試前,她的同班好友悄悄地把她拉過來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有這次考試的卷子。”原來,離她們學校不遠的另一個學校已經考過,他們用一樣的卷子。
那是張數學試卷,按真實水平,她是無法及格的。但是,那次考試她考了全年級第一,以她的成績而論,這讓她的同學無法相信也不能接受,于是關于她這次考試成績是舞弊得來的說法便不脛而走。但是舞弊也不可能得98分呀,只有數學老師表揚了她并鼓勵了她,說她進步很快,以后肯定還會考出更好的成績來。那一刻,她差點流淚,她沒有想到老師會相信她。
從那以后,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舞弊,為了對得起老師那句話,她發奮學習,并從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不久,她的成績竟然躍居全班第一。一年后,她考上了重點高中。三年以后,她考上了北大。再后來,她去美國留學了。
十幾年后,她回到母校做報告時。坦率的給學弟學妹們說自己的故事。當時已經白發蒼蒼
的數學老師接著她的話說出了實情:“孩子,當時我知道你舞弊了,但我想,也許你能從此發奮,所以我沒有批評你,而是給了你鼓勵和信任。”
問題:
請運用新課改的學生觀分析該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簡答題]
材料:
鼻涕
我們通常在感冒、鼻腔發炎的時候才會注意到鼻涕的存在,那樣子可不太雅觀。其實鼻腔里每時每刻都有鼻涕,也離不開鼻涕,它是保護身體的一道屏障:鼻涕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濕潤吸進的空氣,粘住由空氣中吸入的灰塵、花粉、微生物,以免它們刺激呼吸道或引起感染。
鼻涕的成分除了水,還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鹽以及一些脫落的細胞。鼻涕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黏蛋白,它是一種糖蛋白,被由碳水化合物組成的“糖衣”包著,這使得它能大量地吸收水分。鼻涕中的其他蛋白質還包括抗體和溶菌酶,能夠殺滅細菌、病毒。
有一部分鼻涕其實是眼淚。眼睛中的淚腺也無時無刻在制造淚水濕潤眼睛,我們之所以不會整天淚眼汪汪,是因為這些淚水都從連接眼睛和鼻腔的淚管流到鼻子里。成為鼻涕的一部分。如果你大哭起來,一部分眼淚從眼角流出,大部分還是涌進鼻腔,讓你的鼻子“抽泣”,就有了“一把鼻涕一把淚”。
不過大部分的鼻涕是鼻黏膜自己分泌的。鼻黏膜含有一種形狀像高腳杯的細胞——所以叫杯狀細胞。杯狀細胞制造出很多黏蛋白。黏蛋白被釋放到細胞外頭后,大量地吸收水分,體積能膨脹600倍。杯狀細胞一天只需要制造1毫升的黏蛋白,就足以滿足鼻腔的正常需要了。
正常的鼻涕是無色透明的,也就是所謂清鼻涕。感冒時一開始流出的也是清鼻涕,之后鼻涕會變得濃一些,成了白色。再往后流出的就可能是綠色的濃鼻涕了,看上去就像膿一樣,特別是如果繼發了細菌感染,更是如此。為什么鼻涕成了綠色的了?和膿一樣,因為它含有大量的嗜中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雖然屬于白細胞,卻是綠色的。
免疫系統發現有病原體入侵人體時。開始調兵遣將。嗜中性粒細胞就是最早趕到戰場的。嗜中性粒細胞是被血液送來的,但是它卻跑到血管之外作戰。它是一種吞噬細胞,它的作戰方式是把細菌“吃”進去,在細胞里用各種武器將病原體殺死。武器之一是向細菌釋放消毒劑——次氯酸(家用漂白劑的主要成分)。次氯酸是由嗜中性粒細胞內的髓過氧化物酶制造的,髓過氧化物酶的結構和葉綠素有個共同點,都含有二氫卟酚環,這個特殊結構決定了它們的顏色:綠色。
問題:
(1)作者為什么說鼻涕是保護身體的一道屏障?請簡要概括其原因。(4分)
(2)結合文意,概括說明鼻涕的基本特點,并簡要分析鼻涕的形成過程。(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簡答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百分”是現實生活中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詞語,在學校中,它是對學習者的最高評價。
此外,它還是對人、對事物的完美評價。有的人為了獲得“一百分”而夙興夜寐;有的人卻視“一百分”為草芥。有時,“一百分”可以成就一個人,有時,它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真可謂是,一個“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
根據上面文字所引發的聯想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
文體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