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證心理學考試真題復習(一)
- 時間:
- 2020-02-15 09:32:38
- 作者:
- 何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導讀】心理學研究證明,受欺負的消極效果是相當持久和穩定的,會不同程度使孩子產生焦慮、孤獨、抑郁、退縮、自尊降低等一系列心理問題。那么在考場上,如果遇到了這樣的題目,你會如何作答呢?四川教師資格網在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即將來臨之際,為考生整理了這份2020年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證心理學考試真題復習集錦。更多“四川幼兒教師心理學匯總”
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證心理學考試真題
面對小孩子之間的沖突,作為家長或老師,你是怎樣的態度呢?
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證心理學考試真題答案分析
1、正確看待“受欺負”這個問題
心理學研究證明,受欺負的消極效果是相當持久和穩定的,會不同程度使孩子產生焦慮、孤獨、抑郁、退縮、自尊降低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如果成人忽視了這個問題,作為受欺負者的地位和角色會持續很長時間。那些經常被欺負、性格又內向的孩子在遭受同伴的欺負而又無力自衛時極易產生不安全感,有的甚至對父母和老師都會產生疑慮和不信任感,受到欺負時不再愿意求助于他人,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2、哪些孩子容易受欺負
● 在生理方面,他們通常身體瘦弱,有某種生理上的疾病或缺陷。
當然,并不是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一定容易受欺負,但是由缺陷帶來的自卑、懷疑或否定自己的能力則是導致受欺負的直接原因。
● 在人格特征方面,消極的人格特征會導致幼兒容易受欺負。
這類幼兒受到欺負時幾乎從不反擊,他們通常具有某些消極的自我認識,比較內向,對外界刺激過于敏感。
● 在人際交往方面,容易受欺負的幼兒在社會交往中常常表現出退縮、順從的行為。
他們容易服從他人的命令,缺乏自我防御的能力和動機,遇到困難時,也不愿意向別人求助。
● 在家庭環境方面,如遭受冷落、忽視或家庭成員不和睦的孩子容易成為被同伴欺負的對象。
當然,家長的溺愛與嬌寵也會使孩子容易受欺負。
3、成人的指導策略
● 教給幼兒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或方法,在必要時運用,以避免自己再受欺負。
● 當欺負行為已經發生時,如果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就要注意堅持自己的正義立場,合理提出自己的要求,并陳述自己解決沖突的辦法,如報告老師等。
● 培養受欺負幼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評價能力,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這就要求教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受欺負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和自己的價值。
特別是老師要注意和受欺負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他們體驗到關心和重視。
● 重視受欺負幼兒的同伴交往技能訓練,提高他們的人際適應能力,友誼能減少幼兒的受欺負行為。
同伴交往技能的提高,還可以使受欺負幼兒的自信心增強,退縮、順從行為減少,從而提高他們的人際適應能力。
● 家長在孩子受欺負后不能急于下結論,應引導孩子如實地把事情的經過講清楚,和孩子共同分析事情發生的原因,并與孩子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以上就是2020年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證心理學考試真題復習(一)的相關內容。更多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見“四川省教師資格證考試”
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四川教師資格證相關資訊,如四川教師資格考試、四川普通話證、四川教師資格認定、四川教師招聘以及四川教師資格證試題資料等相關內容,敬請關注我們四川教師資格網。